Search


我們正在面對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侷限性(76)

二次大戰後,儘管...

  • Share this:


我們正在面對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侷限性(76)

二次大戰後,儘管美國的救援物資大量湧入,法國的知識份子依然主張,美國的資本主義不適合人類。印證今日的網路文化、蘋果現象,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可以證諸當年的歐洲人,的確是看到了美國式資本主義的侷限性。

改革開放後,中國也走向市場經濟的道路,一部份人的確富起來了,中國的國力也達到半世紀來的顛峰。但今日新聞中,重慶市竟有多達十位高級官員因為桃色糾紛與個人道德問題而被免職,擁有教育學博士的九龍坡區書記彭智勇也是其中之一。我去年到重慶考察時,彭智勇是主要的接待人之一,對照他在奢華生活背後的道德缺陷與今日中國農民工的處境,中國有多少官員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失去了自我呢?

回到台灣,令人遺憾的是大家也都不以知識為基礎,做為論證核心議題的關鍵。公務員與勞工的所得替代率,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道德標準當成論辯的基礎呢?執政的人說不清楚,大眾媒體則當成娛樂新聞、政治新聞在消費。

七十年前的法國人說,知識份子的本分是永遠不能背叛工人,擁有權力與權利的人,是應該重新咀嚼那一批人充滿情感的呼籲。但近來我們的文字中,已不再有這些激昂、鮮明對照的詞彙,人們的情感好像遲鈍了,或者只抒發在個別可以掌握的捐款中。現在台灣更需要的,說不定是哲學、價值觀層次的論辯呢!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電子時報、科技行腳
View all posts